特別報道之六:勇毅前行 奮楫爭先 ?擁軍優撫工作再創新篇
編者按: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5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圍繞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完善政策,健全機制,狠抓落實,開創了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黨對退役軍人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退役軍人事務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安置就業質量持續提高,服務保障水平穩步提升,退役軍人作用有效發揮,尊崇尊重氛圍更加濃厚,系統自身建設扎實推進,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不斷增強。為充分展現退役軍人工作發展成就,現推出系列特別報道。
過去五年是退役軍人工作奠基啟新、砥礪前行的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退役軍人事務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攻堅克難,蹄疾步穩推進各項工作,擁軍優撫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持續增強。
一是堅持貢獻導向,優撫政策法規體系日臻完善。印發《退役軍人事務部等20部門關于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的意見》,首次制定《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目錄清單》。會同軍地有關部門先后出臺《立功受獎軍人家庭送喜報工作辦法》《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發放工作的通知》《退役軍人名錄和事跡載入地方志實施辦法(試行)》《殘疾退役軍人醫療保障辦法》,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烈士遺屬優待工作的通知》,修訂《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涵蓋生活醫療和服務保障的優撫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健全。
二是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優撫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扎實做好數據核查審定、優撫對象年度確認工作,強化數據精準化、動態化管理。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連續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確保優撫對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18年我部成立后,將提標時間由以往的10月1日提前到8月1日,充分考慮了“八一”建軍節這個特殊節日在廣大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心中的情感地位。將參試退役軍人納入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范圍,明確殘疾退役軍人在軍隊醫療機構享受優惠,推動醫療費用“一站式”結算,健全優撫對象“保險+救助+補助+優待”醫療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優撫對象醫療待遇的落實。組織烈士遺屬、榮立二等功以上功勛的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短期療養,充分體現黨和國家對革命功臣的關心厚愛。
三是上下一心,抗擊疫情積極有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迅速組織發動全國擁軍優撫系統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發動擁軍企業、社會組織、模范個人等捐款捐物,為一線軍隊醫務人員和湖北省榮軍醫院等提供緊缺必備生活用品和醫療物資器材。遴選江西、山西、浙江三省榮軍醫院共40名醫務人員,組成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醫療隊全體隊員與湖北省榮軍醫院醫務工作者密切協作、并肩戰斗40余天,共治愈確診病例315人,實現了出院患者零返院、醫療安全零差錯、醫務人員零感染的三“零”目標,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其間,21名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9名同志光榮“火線入黨”。2020年9月,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四是堅持榮譽激勵,社會尊崇氛圍更加濃厚。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導各地做好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基本完成為既有對象家庭懸掛光榮牌任務。全面啟動優待證申領發放,順利完成階段性工作目標,如期轉入常態化申領發放。組織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代表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等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分批與20家企業簽署《擁軍優撫合作協議》,為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提供金融消費、機動車加油、郵寄快遞、航空出行等領域的專屬優待。
五是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優撫事業單位改革縱深發展。軍地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優撫醫院改革發展的意見》,全面啟動優撫醫院改革,更好滿足殘疾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供養和醫療需求,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共同修訂《優撫醫院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優撫醫院管理工作。修訂《光榮院管理辦法》,加大優惠力度,優化入院流程,所有優撫對象均可按規定申請享受光榮院相關服務。協調中央財政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優撫事業單位能力提升,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優撫醫院、光榮院建設納入“十四五”時期社會服務設施兜底線工程,全面提升優撫事業單位建設發展水平,推動優撫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
六是突出合力推進,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良好局面。2020年10月,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與會代表,“雙擁模范城(縣)”創建活動不斷深入。印發《關于健全完善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機制的通知》,指導各地雙擁辦定期開展軍人隨軍家屬招聘會,近萬余人達成就業意向。組織召開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座談會,推出以拉齊尼·巴依卡為代表的一批雙擁典型;開展第三屆“最美擁軍人物”評選發布活動。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擁軍,遴選資助40余家軍民共建單位加強活動場所設施建設,全國8萬多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為軍人軍屬提供優先優惠服務,覆蓋購物、醫療、住房、養老等多個領域,在全社會形成了崇軍擁軍愛軍良好氛圍。加強雙擁文化宣傳,組織創作雙擁主題歌曲,設計雙擁主題標識,積極宣傳創新實踐。
七是全力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擁軍支前工作體系逐步完善。落實加強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的意見,建立健全部省兩級響應機制,搭建擁軍支前數據庫和雙擁工作信息化平臺,扎實推進擁軍支前實戰化準備。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發揮雙擁工作特有優勢,努力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常態化開展“情系邊海防”走訪慰問活動,發動黨政機關干部、大中小學師生、社區群眾通過書信、繪畫、微視頻等形式,為邊海防一線官兵送上真摯祝福,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激勵廣大官兵忠誠衛國戍邊。2022年春節,組織群眾送去6.2萬份節日禮包、10.5萬件慰問書信以及電子設備、維生素飲品等;2023年春節,為部隊官兵送去7.3萬份節日禮包、6萬余件書信以及地方特產等,濃厚了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社會氛圍。修訂《軍用飲食供應站供水站管理辦法》,研究起草《關于加強新時代軍供站建設發展的意見》,推進退役野戰炊事車輛配備軍供站試點工作,全面提高軍供站的應急應戰保障水平和服務部隊練兵備戰保障能力。